Martin T1 這是一把老馬丁烏克麗麗 之前曾經為了琴橋脫落送修過一次
這回來處理的是比較大型的作業 上回送修就有提醒過主人
這把琴有琴頸前傾的問題 造成弦距很高 手感不佳的狀況
仰度不足的狀態 要把手感調整到適當 下弦枕大概都磨光了
而且會造成共鳴嚴重的削弱
所以最後決定做琴頸角度重置的作業 也就是Neckreset
首先摘除第15格琴桁
然後將尾段的指板做一個加熱的動作
小心翼翼的將面板上的指板區域跟面板分開
上刑具~~然後注入蒸氣 把琴頸接合的膠退除
卸除之後因為木頭會吸入過量的水氣 接下來三天.....進展琴室烘乾
卸下後就發現 指板底下的面板在指板卸除時 不知道事本來就裂開
或是卸除時不慎 有一塊面板區的木頭剝落了
先把受損的面板修好
上膠
加壓....這是進入作業的第五天~
面板維修部分膠乾了~這是第七天
又發現琴的側板跟柱子有點分開~會微微浮動
所以又黏~~~~這在這類型作業中其實很常見
蒸氣除膠並不會指化開你想拆掉的部分
拆下來之後會有許多需要維修的地方
卸下的琴頸把膠清乾淨之後~其實看得出當年的作業挺粗糙的
琴也夠乾了 準備來修正接合角度 這大概是第10天
接合口有一片木片 這是當年製琴時調整角度留下的
在現代的初階琴中 還是會用這樣的方式 以木片來更動琴頸角度 還有接合密度
中間忽略了一個刨削的過程 是將琴頸跟琴桶的接合處做個角度更動
這一更動 整個榫接的地方就會鬆掉 這個作業修正再修正 大概弄了4天吧
所以需要另外再接榫處增加木片來維持接合密度
照著琴身上榫口的形狀 再重新製作一個接合面 到這裡已經18天了
裝上弦確定一下琴頸正不正
太棒預備備~
上膠~~~
加壓接合~~
這個作業還需要做琴桁更換
拔光光先~~
先補個上枕 琴到這時大概已經21天了
琴頸乾了~上弦確定一下 又擺了4~5天
準備上新的琴桁
剪剪裁裁
一陣毆打~琴桁打完了 開始磨磨磨
導角完畢 準備修圓
修圓完畢
完工 完全沒有磨掉下弦枕的狀況下 弦距從3mm左右降至2mm